欢迎光临三僚真君堂杨公传承!
全国咨询热线
0797-5238888
15879772688
易学知识
网站首页 > 易学知识
十三陵之穆宗昭陵
发布日期:2020-03-09

十三陵之穆宗昭陵


昭陵是明穆宗朱载垕与孝懿后李氏、孝安后陈氏、孝定后李氏的合葬陵墓。昭陵位于天寿山陵区西部的大峪山东麓。

昭陵的地下玄宫, 原系世宗朱厚總为其父母所建,没想到用在了儿子身上。事情的原由是,明武宗朱厚照逝世之后,无子嗣,明廷根据“兄终弟及" 之祖训, 召远在湖北的兴王朱祐杬的世子朱厚總入继大统,是为世宗。嘉靖三年,世宗不听群臣劝告,尊其父朱祐杬为献宗容皇帝,改其父葬地松林山为纯德山,号显陵。嘉靖十七年十二月,其母蒋太后病逝北京, 世宗欲将其父之棺从湖北迁至北京与母亲合葬, 遂命武定候郭勋和工部尚书蒋培在大峪山东麓今昭陵的地方为其父母卜 选了新的陵址并开始营建地下玄宫 。随后一段时间内,世宗对两个陵址进行了反复考察,又改变了主意。他认为大峪山"凄苦",不如纯德山完美,并决定将其母蒋氏棺椁南移合葬于纯徳山显陵之内 。大峪山下已建成的地下玄宫只好封闭不用。

世宗力排众议,坚持在大峪山为其父建陵,玄宫建好之后,又说这里"凄苦",不如纯德山"完美",这又是为什么呢?世宗之前的明代皇帝陵寝, 都建在陵区北部天寿山下, 位置都比较好。世宗将自己的陵寝选定与东部的阳翠岭下, 已经是差强人意、无可奈何之事;将父皇陵寝建在自己的下方(相对东方西为下),自然有所不妥。再者,明代前期帝陵,相距俱在一二里左右,而大峪山孤陵高悬,距最近的长陵、永度也有四五公里之通,偏远一隅,孤自无邻,自然有些"凄苦"。 天寿山区安葬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弄一个追谥的"挂名皇帝"夹杂其中,与后人议论,也有些不伦不类。至于有无风鉴学家依明太祖旧例奏称"迁陵不利"的话,也就难以考证了。

洪武初年,朱元璋追谥其父为仁祖淳皇帝,并准备将父陵从凤阳迁至南京紫金山,另建新陵。其时,刘伯温、李善长、宋濂等大臣谏日,皇陵安葬日久,且风水极佳,再行迁葬,恐非美事,朱元璋只好作罢。此事对世宗有无影响,也未可知。 总之,世宗未将其父棺椁迁至大峪山显陵之内,可能是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34年过去,隆庆六年(1572),穆宗驾崩。礼部左待郎王希烈奉命赴天寿山卜选陵地,选得了潭峪岭。接着,张居正和司礼监太监曹宪又再次去陵区审视, 却提出了建陵大峪山的建议。张居正在奏折中说道,大峪山玄宫"精固完美,有同神造" "山川形势结聚环抱一一诚天地之奥区, 帝王之真宅" 。为了慎重起见,万历帝又命工部尚书朱衡再事考察。朱衡回报说,容祖(献皇帝庙号)玄宫之内,  "紫气换发,和气蒸腾, 门堂干洁,宛若暖室"。万历帝这才消除了顾虑,下诏启用封闭多年的地下玄宫,定名"昭陵",葬穆宗皇帝,同时增建地上陵宫。

昭陵于万历元年(1573)建成,历时1年,占地3.46 万平方米。张居正等人提出改显陵为昭陵, 除了有节约财政的原因, 当然还有风水的原因 。

平心而论,昭陵的风水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昭陵主靠为天寿山陵区西部的大峪山 。大峪山是军都山脉向东南方向延伸的一道支脉。这道支脉,过康陵背后的莲花山以后,束气过峡,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圆形山体,总称大峪山。 大峪山以一道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山沟为界, 又可分为南、 北两块,南部的山块较为高大,当地人称大峪山;北部的山块比较矮小,当地人称小峪山。大峪山、小峪山向东南的十三陵盆地方向共伸出四道较大的落脉。 昭陵就坐落在南边第二道落脉的东南角下, 北与明成祖的妃园寝一西井比邻。

大峪山位于陵区西部, 是围成十三陵盆地的重要山脉。 但从山脉的"统绪"上讲, 它并不是天寿山的余脉。换句话说, 天寿山是从军都山直接延展下来的一条支脉, 大峪山也是从军部山延伸下来的一道支脉, 二者是并行的, 并非一脉相承的。 因为陵区北部"主脉"为天寿山,大峪山处于西部"旁脉"的位置上,因此,仅就"龙脉"的尊贵程度而言,大峪山不仅不如天寿山,甚至比坐东朝西的阳翠岭也稍逊一筹。

除此而外,大峪山作为昭陵的主山,在各方面应该说是无可挑剔的。大峪山主峰海拔近600米,雄伟高大,形体周正,金星峦头,尊贵非常。由主峰奔腾而下, 向东南方向发出两道落脉,长约2公里, 一道偏南, 一道偏北,似挛生姊妹,如入海双龙,跌宕起伏,奔腾向前。其形态、规模与长陵落脉相伯仲,为裕、茂、泰、 康诸陵所不如 。两道落脉,以哪一道为穴后来龙比较适宜呢?风水家的选择是南方第二道。 这个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

我们考察一下南一道落脉,就会发现,它较南二道落脉稍长一些, 其南边就是德胜口流水。 如果以它为穴后之龙, 其一,由于来龙突出,穴两旁无龙虎夹侍,则会显得空旷无依, 孤寡无情;其二,南边的德胜口流水,日夜湍流,还会给陵区带来嘈杂和不安全的感觉。如果以南二道落脉之前为穴(即昭陵现在所处的位置) ,这两个缺陷便迎刃而解了。南二道落脉较短,处于一三两道落脉之间, 三道山梁,形成了一个""字形结构。中间为来龙,两旁为青龙白虎, 三全齐备;南一道落脉, 同时又起到一堵隔离墙的作用, 将德胜口流水与陵区远远隔开,既要静,又安全。昭陵的流水也比较理想, 龙脉两旁的山涧水, 在陵前交汇,向南流出,为陵区的虾须界水。来自西北的锥石口流水和来自德胜口的流水, 在七孔桥西会合, 充当了陵区的第二道交合水。

昭陵建筑为南偏东38°,十三陵水库之南的汗包山,是为案山。昭陵规模, 一如泰、康诸陵。惟一特色,是宝城内增加了哑巴院"的建筑。"哑巴院"的出现是由于偶然因素导致的陵制变化。昭陵以前的天寿山诸陵,只有长陵宝城内的封土是满填的。从献陵到康陵六陵的宝城封土都是从紧贴宝城内壁的环形水槽之内平地开始起冢的。墓冢体量小, 呈自然隆起状态, 习惯上称冢半填。万历九年(1581),神宗看到工部奏折中"永陵宝城黄土自嘉靖十八年以来,至今四十二年,不为不久,乃十分尚亏其八"时批示:  "皇祖宝城培土如何四十余年尚未完工?朕前恭谒陵寝,见昭陵宝城亦欠高厚,着一体加培,俱不许苟且了事。

皇帝下了圣旨, 臣下只有照办, 这件事对永陵比较容易, 因为永陵宝城的设计就是满填黄土的形式,只需加满便是。昭陵的情况则有不同,昭陵在宝城之内、明楼之后还修有登城的转向路,如果城内填满黄土,则登城之路将被掩埋,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为了在满填黄土的同时保存登城的路, 修陵工匠便在明楼之后、墓冢之前加修了一道挡土墙。挡土墙与两侧的宝城连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状似月牙的瓮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月牙城",月牙城内比较闭塞,无人来往,又称哑巴院"

哑巴院虽是无意中的创造, 但这种形式比之以前的 "冢半填"模式,更显生动雄壮。因此明后期陵寝,大都采取了这种设计。

明朝灭亡之后,昭陵受到两次较大的破坏。一次是在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抵达居庸关,守关明将唐通不战而降,义军长驱直入,进入昌平,闯入十三陵,将昭、定、康诸陵一并焚毁。又一次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85)三月,雷电交加,昭陵凌恩殿被雷电击中起火焚毀。乾隆五十年(1785),清政府对明陵进行了整修,但缩小了原有的建筑规制。19874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拨出巨款,开始对昭陵地面建筑进行复原修缮。 19908月完工, 9月对游人开放。 昭陵在人民的关护之下, 又焕发出了昔日的风采与辉煌

墓主简介

隆庆皇帝朱载垕,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六年(1537)正月生,十八年(1539)二月封裕王,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隆庆。隆庆六年(1572)五月病故乾清宫。在位6年,享年36岁。同年九月葬昭陵。

穆宗即位之初,不乏振兴之举。他任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一些出色的政治家,实行兴利除弊的措施。首先,他为嘉靖年间因建言而获罪的官员平反, 赦免并启用了被囚于狱中的原户部主事海瑞、吴时来、赵锦等33名官员, 为遭严嵩追害致死的杨继盛等45名官员昭雪,此举大得人心,朝野号恸感激。其次,他下令停止斋醮活动,将愚弄世宗的方士交付法司治罪。其三,他加强边备,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守卫国防,修筑长城,打击来犯之敌;同时推行民族和睦政策,促进了汉蒙两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困扰明廷多年的"南倭北虏"问题得到了暂时解决, 一时间出现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环境。

但是,好景不长。即位不到一年,穆宗就逐渐走上了其父辈的老路,花天酒地,骄奢淫逸。他终日沉醉于声色玩乐之中,不理朝政,更不愿走出皇宫,体察民情。他不顾当时财政困难,大兴土木,修建宫苑,又多次取国库银入内府,购买猫眼石、祖母绿等珠宝。

所幸的是隆庆朝的几位阁臣,如徐阶、高拱和张居正等,都是颇有作为的政治家。穆宗虽不理朝政,倒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因而隆庆一朝,尚能保持和平安定的政治局面。

孝懿后李氏,嘉靖三十一年(1552)被选为裕王妃, 三十七年四月病故于裕王府,隆庆元年谥为孝懿皇后。初葬京西金山,隆庆六年(1572)九月与穆宗同葬昭陵。

孝安后陈氏, 嘉靖三十七年选为裕王继妃 隆庆元年(1567)策立为皇后。因劝谏穆宗,被责令迁居别宫(未废皇后称号)。万历二十四年(1596)七月逝世,葬昭陵。

孝定后李氏,神宗生母。自幼家贫,被父亲卖与陈家为丫头,与陈家小姐(即孝安后)情同姐妹。陈氏被选为裕王继妃之后,李氏常去看她,被穆宗看中,留为宫嫔,穆宗即位后, 封皇贵妃。孝定后行为端正,人缘颇好,宫中人都称她为"九莲菩萨"。她对神宗和娘家人管束极严,对张居正等大臣非常支持,神宗前期朝政清明, 与孝定后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万历四十二年(1614)二月,孝定后病故,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