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三僚真君堂杨公传承!
全国咨询热线
0797-5238888
15879772688
易学知识
网站首页 > 易学知识
明十三陵风水成因
发布日期:2020-03-08

明十三陵风水成因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十三陵是一个典型的"边塞陵区",那么,明成祖为什么会在离国境不远的边塞上营建自己的陵寝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应说明,明成祖为什么要迁都北京。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年) 封燕王,与大将军徐达一起镇守北平(今北京)。

朱元璋死后,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朱允炆是一个年轻皇帝,缺少政治经验与耐心。他上合之后,深感叔叔们手握重权,威胁太大,在大臣黄泰、齐子澄的怂恿下,追不及待地发动了"削藩"运动。一年时间里,他接二连三对几个藩王叔父发动了进攻, 或坐死, 或夺爵贬为庶民。

朱棣深感大难临头,便以"清君侧"为名,于建文四年(1399年),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经过3年的艰苦战争, 1402年,朱棣兵马攻入南京,从侄儿朱允炆手中夺得宝座,自己当了皇帝,年号永乐。

永乐二年, 朱棣就提出迁都北京的打算, 朱棣之所以要迁都北京,主要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等几个方面的考虑。就政治形势而言, 朱棣虽然用武力夺得了政权,并为自己找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这种骨肉相残、从侄儿手中夺取皇位的行为, 毕竟是有悖于封建正统思想和伦理道德规范的。因此,在南京受到了顽强的反对,朱棣用"瓜蔓抄"、 "株十族"等残酷办法镇压了反对派,但也感到了极大的尴尬与心理压力。他深深觉得,南京的政治氛围,远不如北京那样好,在北京,他经营了几十年,的确有如鱼得水的感觉。因此,把国都迁到北京,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考虑。

就军事形势而言,更不容乐观,虽然元朝蒙古贵族的残余势力已经退到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军事实力,且不时南下,袭扰明朝北部边庭。 在通讯手段十分落后的旧时代, 为了快速地传达军事指令, 有效地抗击蒙古骑兵的南侵, 将京城移到北方,无疑是一个明智而重要的选择。如果以北京为都,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中原, 而且便于组织对元蒙贵族的防御和战略进攻,以"天子守边"的战略优势保卫北部边境的安宁。因此,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迁都北京都是一种必需的、正确的决策。

朱棣之所以要迁都北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北京的风水极佳。古人极信奉风水之说,北京左环沦海, 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的确是建都的佳地。关于北京的风水,宋元之际早有定评,史书也多有记述,其中以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评论最具权威。他说: "冀都(指北京)正天地间,好个大风水,龙脉从云中发来,前面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 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古今建都之地,皆莫过于冀都。"北京是辽、金、元三代的首都,又是自己的 "龙兴之地", 无怪乎朱棣对它情有独钟了。

十三陵卜选的风水原因

如果说,明成祖迁都北京,在北京郊区营建陵区,主要是政治、军事上的原因。那么, 卜选天寿山作为自己的陵寝之地, 则完全是风水的原因了。

明永乐五年(1407),徐皇后病故,朱棣命令礼部尚书赵珝等大臣,遍访全国精通风水地理之士。当时查得江西赣州府衣锦乡(兴国县)三僚村的廖均卿,他是唐朝著名风水大师杨筠松的传人。由此,廖均卿便邀同村风水师曾从政奉旨前往勘定皇陵。

为了觅得真正的"龙穴",礼部尚书赵珝、廖均卿等人一到北京,便将目光落在西山。西山的香山、潭拓寺是著名的风水胜地,金代皇帝和辽、金、元三代许多达官贵人的基穴也都理葬在这一带。然而,赵、廖等人在西山奔波数月,却一无所获,所勘之地,不是形具未全,便是规摸太小,均不如意。随后,他们又将目光转移到北部山区,终于发现北京昌平县东北黄土山,是块绝佳的风水宝地。

 

从明时盛行的风水理论看来, 这里确实是一块天造地设的、无任何瑕疵的"万年言壤",完全具备营建帝陵的地理条件。黄土山属燕山山脉一支,起于太行,自古就是"北干王气所聚之地"。特别是黄土山一带,主峰雄峙于北,蟒山、虎峪环抱东西,龙山、虎山等秀丽的小山在南面遥相呼应。群山环绕, 川原开阔 , 西北山水于盆地中部汇合之后向东南方曲折流去, 构成了一幅妙合于形家风水理论的壮丽蓝图。

永乐七年(1409年)四月,朱棣驾临昌平,亲自审视,对廖均卿等人选定的黄土山吉壤非常满意。同年五月初八,廖均卿正式点穴,动工兴建,并封黄土山为"天寿山"。永乐十一\1413年),玄宫落成,命名为长陵。二月,葬徐皇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亲征漠北,病逝榆木川,十二月亦葬长陵之中。

 天寿山陵区地域宽阔, "吉壤"甚多,终明一世。先后又有十一帝王陵墓建在长陵的周围, 它们是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基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祐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的康陵,世宗朱厚熜的永陵,穆宗朱载垕的昭陵,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德陵。崇祯十七年(1644 年)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入北京, 思宗朱由检自缢煤山。明亡,由于崇祯帝生前未建陵寝,农民军下令将他与周皇后的遗体一同葬入陵区西南鹿马山下田贵妃的墓中。順治元年,清朝统治者为收买汉族民心,以帝后礼重新为崇祯帝后举行安葬仪式,同时改田妃墓为思陵,成为十三陵中的最后一座皇陵。

(结语)

十三陵这块举世瞩目的风水宝地,却没能挽留住明朝灭亡的命运。我想一生戎马倥偬,饱经磨砺的永乐皇帝朱棣,对此也应该心知肚明。世界上有流传千古的风水宝地,却没有百世长存的江山社稷。北京,自古都是风水宝地,但生活在那里的人并不是每一个都那么幸运。风水师们所追求的是一块好地,怎么去利用,这永远都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