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国师曾从政
据《蔡志》与三僚《曾氏族谱》云:曾从政,明代三僚人,号少潭,曾从政,文辿之后,与廖均卿同时相度皇陵与北京故宫有功,授钦天监博士,学士解缙为之赞。从政号少潭,明永乐四年,奉钦取相造皇太后寿陵,并度京都形势,功成敕授钦天监博士、进五品灵台郎,给假还乡,御赐额匾文:“开口名师”,后御赐“精明地理”碑额金榜。后第二次奉召进京,为修建长城选址。
三僚村到北京昌平为皇室择陵的风水大师并不仅廖均卿一人,曾从政就是当时和他齐名的风水师,廖均卿行程记中,多处提到他和曾从政同行的情况。
从明永乐5年闰4月,曾从政给永乐皇帝的奏折中“兹皇太后未卜陵园,臣敬奉礼部尚书赵羾等奉旨,该行荷蒙圣眷召卜陵园。”之语,可见他是为皇太后择陵去北京的,曾从政把皇太后的陵地选在了昌平。
他在奏折中说:
“臣学愧青囊,
术惭玄妙,
随与武义侯王通等督视陵宫,
敢不披肝沥胆,
以尽忠言,
详察等处之山,
不堪任于陵室,
惟昌平县东黄土山,
一十八道岭峰美丽,
真堪陵室根基。”
永乐皇帝采纳了曾从政的择陵意见,于永乐7年开始建陵,永乐11年2月陵成,将皇太后徐氏落葬。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曾从政是第一位在十三陵施展风水术的大师,只不过因为他是给皇太后择陵。但是曾从政的风水术给明朝庭影响更为深远,因为永乐皇帝请曾从政为重修长城选址。
永乐十八年曾从政相卜天坛殿址,为我国现存最规模大的庙坛建筑。曾从政故于北京,御赐“精明地理”碑额金榜,遣派两名太监护柩还乡荣葬。
明永乐帝赠三僚曾从政南归诗:
江西一老叟,腹中藏金斗。
断出金狮子,定是神仙口。
授官官不要,奉金金不受。
出自一清风,任君天下走。
逢官官要接,过府府要留。
有人来问我,永乐是故友
附:曾从政给皇太后择陵奏折
钦天监博士臣曾从政,奏为茔陵万世永昌帝业事,诚惶诚恐稽首具顿,具表奏闻:
臣尘埃微质草野贱流,依栖尧舜之风,歌咏唐虞之德,窃闻仰观俯察,神圣不遗,卜吉允藏,古今同道,钦为我皇上经天纬地,偃武修文,仁孝格于皇天,千百国来贡来献,创垂定于此亿万载不骞不崩,天命永孚,地灵以应。兹皇太后未卜陵园,臣敬奉礼部尚书赵珝等奉旨,该行荷蒙圣眷召卜陵园。
臣学愧青囊,术惭玄妙,随与武义侯王通等督视陵宫,敢不披肝沥胆,以尽忠言,详察等处之山,不堪任于陵室,惟昌平县东黄土山,一十八道,岭峰美丽,真堪陵室根基。其脉天皇出世,天市降形,贪狼火木以为宗,龙跃鸾翔,而起天柱,天乙双柱屹于斗牛之间,太乙耸拔于奎娄之位,三台华盖拱帝座于以弥,四紫微面坎宫而极,三吉完成,天门山环,恍若拱辰之象,地户水聚,正合鬼劫之乡。凤阁龙楼,正当地位,捍门华表,恰在星河,如驷马当冲,似金车拥护,内有圣人登殿之水,世产明君,外有出类朝贡之山,永受夷献,四维趋伏,八极驱迎,青龙排班,白虎列卫,太微天马,尊于银汉炎南,少府紫微,起于关河之北,惟皇作极,俾世其昌,卦例合途,主大臣股肱协力,火木得地,育玉叶金枝长荣,悉协仙经,任堪陵室。
臣敬绘图奏献,伏乞御驾亲临,高张圣鉴,广迈皇风,玉烛清明,并三辰而永耀;金符浩荡,亘万古以长存,行地无疆,普天有庆。
臣谨以表闻。
永乐五年闰四月日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