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三僚真君堂杨公传承!
全国咨询热线
0797-5238888
15879772688
网站首页 > 国师明师作品 > 廖氏国师风水作品案例
【三僚真君堂】天葬地国师廖均卿墓——传承弟子班之考察实操
发布日期:2023-11-20

廖均卿古墓

      廖均卿古墓:最有名的国师墓,是廖均卿墓,在梅窖镇梅窖镇黄岭村之虎形半山腰,与三僚村一岭之隔,麻石墓碑,长0.85米,宽0.45米,正面刻了“钦天监博士墓”,背面镌“勅封灵台郎玉峰公墓”,右侧刻“廖均卿永乐十三年腊月二十四日葬;,左侧刻“万历四十三年仲春重修,朝庭侍讲临川金幼孜题”,墓既无墓面,亦无墓堂,1982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廖均卿(1350——1413),字兆保,号玉峰,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人。明永乐八年,以建明十三陵之长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

      明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的徐皇后病故,明成祖早已想迁都北京,便将徐皇后棺材暂时安放于南京的皇宫内,命令礼部尚书赵羾等大臣,遍访精通风水人士。江西赣州府兴国县三僚村的廖均卿,因他的先祖廖三传是唐朝著名风水大师杨救贫的传人,廖均卿被召传南京。


      廖均卿先察看了在南京的孝陵风水之后,便到北京找风水宝地,察看了京西燕台驿、玉泉山、谭柘寺、香山,又察看了京北的阳山茶湖岭和怀柔的洪罗山、百叶山,先后又察看了辛家庄、斧口、谷山、文家庄、石门驿、汤泉、禅峰寺。


“只耳公”

      廖均卿墓系他本人生前择定,1984年确定为兴国县文物保护单位。在梅窖镇三僚圩北约七华里之虎形半山腰,为猛虎下山形(今地属黄岭村)。

     麻石墓碑,长0.85米,宽0.45米, 正面刻了“钦天监博士墓” , 背面镌“敕封灵台郎玉峰公墓”,右侧刻“廖均卿永乐十三年腊月二十四日葬”,左侧刻“万历四十三年仲春重修,朝庭侍讲临川金幼孜题。”墓既无墓面,亦无墓堂,真正的穴位无法考究,他其后代人丁兴旺,大部聚居在梅窖镇店山村中邦,直系后代现在有一千多人丁。


      据传廖均卿只有一只耳朵,中邦廖氏称他为“只耳公”,廖均卿喜吃糯米饭,故后人又称他为“糯饭公”。现在中邦廖氏每年旧历三月初三日,有一个“糯饭公节”,由族中6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去为廖均卿墓挂纸,每年传一块牌子,上面写好了要多少糯饭,多少酒肉,接到牌子的老人负责筹措上述物资,邀请全村老人一起吃饭和为糯饭公上坟。中邦廖氏这个传统节日至今仍在,只是年龄降为50岁了。


天葬地国师

      廖均卿墓相传是天葬,找不到墓穴。落葬时,其亲属和工匠抬至其生前择定的岭背猛虎下山形附近,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大家慌忙四散避雨,不一会风停雨歇,大家出来一看,棺柩已失,山坡上已经隆起了七个坟堆,竟不知那一个是真穴。这个地方在梅窖镇黄岭村,与三僚村一岭之隔,为下山虎形,望碑在虎形的头顶,7个土堆正好是虎嘴的位置,实际上陡坡上突起的7块石头,很象虎牙。

       一般来说,一座坟墓常常只有一块墓碑,但是杨公风水技术中,可能存在两块墓碑的做法,那就是葬碑和望碑。有些墓穴,因为特定的地形原因,立有上下二块碑,一是葬碑,二是望碑。


      墓碑与望碑的风水分工不一样,葬碑一般是立在穴位真结处,葬碑乘龙。但有时真结处,前朝和堂局不够理想,而穴位前方或者后方堂局和前朝理想,那就在穴位正前方或者正后方,立望碑来完善风水,望碑就局。


      葬碑乘龙,望碑就局,葬碑和望碑结合做到乘龙就局,一般葬碑和望碑的坐向分金是一致的,一般葬碑为无字碑,望碑才刻字。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廖均卿墓只有望碑,没有墓碑。


      很多地方,常常使用后土碑,代替望碑的做法。当穴位处稍微受砂冲水射,或者案山太高太低等,在穴位附近,择吉处,立一后土。后土碑一般,比墓碑低小,刻写:本山护穴后土龙神位。

上一项: 七廖下潮汕
下一项: 已经是最后一项了